传承民族音乐
创新音乐体验
+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多声部教学策略研讨活动 +
寒冬腊月,腊梅飘香。2021年12月30日上午8:30,成都市温江区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多声部教学策略研究暨温江区中小学优质微课评选活动获奖课例展示活动、“和乐”李星名师工作室活动在新世纪光华校区隆重举行。温江区音乐教研员马玥老师、部分中学音乐教师及李星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研讨活动由成都市温江区研培中心音乐教研员马玥老师主持。
教研活动环节
一、课例观摩
今天的课例是温江区中小学优质微课评选活动获奖课例展示活动中推选出来的优质课例,由我校教师、“和乐”李星名师工作室成员梁名扬老师执教,他的授课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银杯》,是一首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短调民歌。
梁老师利用自身的舞蹈优势,用一段精彩的蒙古舞导入,激发出学生对蒙古族文化浓烈的兴趣。接着,梁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蒙古族骑马舞、拉背舞的体验,体验过程中教师适时加入固定节奏X . X X X 丨X X X X 丨与骑马舞配合,加入舒展的节奏型×- - - 丨× - - -丨× - - ×丨×- - -丨与拉背舞配合,随着蒙古语sai su、sai bai nu和象声词Da Da 的加入,学生较好地用声音刻画出了大草原辽阔和骑手的欢快,在两组同学分组合作演唱持续音和固定音型的同时,教师唱起民歌《银杯》。蒙古族长调短调歌腔与美妙酒歌相互应和,师生配合完成了三声部的演唱,立体呈现出蒙古本土歌腔动人的艺术特点。
本堂课,梁老师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从少数民族元素的挖掘到音乐要素的深入体验、分析,再到到多声部合作指导,每个环节都体现出了学生的真学习,在过程中善于激发学生感受、体验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精彩课堂展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二、课后研讨
课后研讨环节,首先是“和乐”李星名师工作室核心组成员赵家一老师围绕本堂课的研究主题、磨课过程、课后思考等三个方面,对本堂课进行了详细的课后评述。
来自多个学校的听课老师针对课前的观课任务,经过短暂的研讨,在教研员马玥老师的组织下对这堂课进行了点评。
多名中学音乐骨干老师对梁名扬老师在这一节课中所展示的扎实、深厚的专业水平,踏实、勤勉的教学态度以及课堂教学多声部编配的教学设计表达了赞美之情,对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专业素质表示充分的肯定。与此同时,老师们还提出了一些教学的建议,认为民歌歌唱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会唱”、“唱好”的基础上,更强调引导学生体验、表现民歌的韵味与情感,在歌曲演唱与情感的升华中深刻理解民歌表达的内容与传递的生活信息,深层次地引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教学研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三、名师讲座
成都市特级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李星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李星老师给大家带来专题讲座:《少数民族元素融入多声编配实施策略研究》。
李老师精心准备了暖场视频,是李星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近年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美好记录,为老师们传达了认真工作、幸福生活的理念,为老师们传达了共同学习、抱团前行的理念。
随后进入专题讲座:《少数民族元素融入多声编配实施策略研究》,李老师以蒙古民歌《银杯》为例,从研究缘起、选定多声编配素材、多声编配实施路径的探索三个层面阐述。多声编配实施路径又分为蒙古族舞蹈融入多声编配,用多声律动感知本土习俗;蒙古族民歌融入多声编配,用多声合唱体验本土歌腔;蒙古族语言融入多声编配,用多声语境感受本土文化三个方面对《银杯》这堂课的教学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在归纳总结了初中音乐教材中的少数民族单元及歌曲后,李老师也介绍了团队对维吾尔族歌曲《青春舞曲》、藏族歌曲《献上最洁白的哈达》的多声教学设计。工作室成员赵家一老师、秦廷宇老师、孙嘉艺老师也分别对本学期针对少数民族歌曲设计的相关课例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此次讲座,李老师以大量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少数民族歌曲为例,通过讲解、现场互动,让大家真切感受到音乐课不止是简单教会一两首歌,更需要教师具有前瞻性的教学理念及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学会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找准切入口、创设契合作品的真实情境,只有全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沉浸在作品营造的氛围里,才能真正引领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提升审美素养,赓续精神血脉,涵养家国情怀。李老师也向在座音乐老师提出希望,希望大家保持好奇心、创造力,让专业发展和教学同步进行,做一个有规划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
最后,教研员马玥老师强调:多声部教学对培养学生音乐思维,发展学生音乐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赞扬了本教学片段聚焦多声部教学中的歌唱教学,整合运用并深度挖掘教材中多声部演唱的教学内容,通过唱、听、思、辨、创等音乐活动感受多声部演唱的具体做法;还提出教师不应该只重视教师的教,还要注重学生的学,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本次研讨活动围绕“少数民族元素融入多声编配实施策略研究”,展示了新世纪音乐教师的风采,展示了工作室团队的力量,为音乐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研讨平台。确实,教学研讨不仅只是理念的碰撞,也不仅是课堂与观点的引领,更是一次对话、一次联动,彰显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 END -
文字 | 罗月月
图片 | 刘星宇
编辑 | 曹 旭
审核 | 李 星
发布人| 周丽萍
欢迎扫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