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中不同展智慧
同课异构促成长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11月25日上午,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学为中心”第五届课程改革成果评比暨第八届“三学课堂”之小学语文赛课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次公开课展示由王彦伟老师和吴丽萍老师对《比尾巴》进行同课异构,两位老师用心钻研,各施其才,尽显课堂智慧。
宝剑锋从磨砺出
一堂好课的呈现需要反复的打磨。在备课阶段,两位青年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查找教学资源,虚心向师傅和组内老师求教,精心准备教具,为试讲做了充分准备。在多次的磨课过程中,两校区教研组老师们紧紧凝聚在一起,献计献策,各尽所能,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高教学水平。
文武校区小语教研组集体磨课
第一次磨课
第二次磨课
第三次磨课
思维碰撞
光华校区小语教研组集体磨课
精心准备
不断尝试
反复打磨
及时修正
同课异构展风采
文武校区的王彦伟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动物王国比尾巴大赛开始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探究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课堂中王老师着力于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层次的评价,让每个学生既欣赏他人,又肯定自我,在鼓励和自信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体验收获和成功的愉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光华校区的吴丽萍老师通过暖场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为教学做好前期铺垫。
在课堂中,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如何读好问句时,吴老师让学生先揣摩再自由评价,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内驱力。拓展提升部分,老师摒弃了传统的“搭支架”的方式,学生活学活用做问答游戏,提升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各抒己见促教研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课后两位老师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王彦伟老师反思
王彦伟老师反思道:课堂中学生间的评价和自我评价还很青涩,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学生能通过这种评价逐步养成认真倾听,自我反思的好习惯,同时在这些评价中,学习目标也能一次又一次得到强化。
现场图
吴丽萍老师反思
吴丽萍老师反思道: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我专业能力,对于课堂的生成,自己把握不够,课堂中评价语过多,导致课堂节奏过慢。
现场图
王靓老师做课后议课陈述
王靓老师对第一堂课进行了议课陈述,她谈到: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强化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确定了“基于学情的低段语文课堂评价的有效性”的研究主题。随后她从前期研究、研究结论、课堂亮点三个方面,围绕“学为中心”的“三学课堂”理论,紧扣“基于学情的低段语文课堂评价的有效性”的研究主题进行了陈述。
现场图
张宁老师做课后议课陈述
张宁老师对第二堂课进行了议课陈述,她认为本堂课结合当下语文教学现状,老师讲得太多,不够信任学生,没有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功效。对教学内容没有规划,训练学生自主动手的设计太少。我们想到应该在加强学生的学习体会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方面进行研究,从而确定了本次赛课的研究主题为“小学语文低段课堂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现场图
两个校区语文教研组长蒋雪平和杨华婷老师对两堂课进行了高度肯定。
蒋雪平老师总结
蒋雪平老师建议大家在践行新课改的道路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理论、实践,轻模式、形式。
现场图
杨华婷老师总结
杨华婷老师鼓励大家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加强小课题的研究,把学习到的理论、技法用于实际教学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现场图
毛英主任点评
毛英主任说:结果不重要,重在研究的过程,相信大家会在磨砺中成长。大家要基于“三学课堂”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愿意学习,自主学习,学得高效。
现场图
邓文光校长点评
邓校长在百忙之中仍抽出时间来看望了大家,他说:研究的过程虽然辛苦,但只要付出就有收获。在研究中收获智慧,在课堂中收获快乐,这就是教育人最大的幸福。
现场图
魏燕副校长点评
魏燕副校长进行总结:作为语文老师,大家要有前瞻意识,改变自己原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在细微之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现场图
学无止境,教亦无涯。在磨课活动中,我们研讨;在观课活动中,我们思考;在评课活动中,我们相互碰撞,相互启发。让我们共享教研之乐,共享课堂之趣,共享语文之美,携手书写新世纪教育的精美篇章。
撰稿:王兴莲
图片:杨华婷 李冰彬
编辑:曹旭
审核:蒋雪平
发布人:周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