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
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师发展
卓越教师
啃读经典 照亮生命
发布时间:2021.10.25 文章来源: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浏览量:38660

啃读经典

照亮生命


——记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第二次经典共读活动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读书天。


       2021年10月22日下午,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啃读经典  照亮生命”第二次经典共读活动在行政会议室举行。参加此次活动的有童光忠校长助理,教学部易永群主任和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此次共读的书籍是陈大伟教授的《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






啃读作品介绍

     《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是成都大学陈大伟教授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成果,“由观课议课的实践与文化”“课程建设的问题与解答”两部分组成。作者致力于提供有效观课议课工具,建构有效教学实践模式,改变课程和教学现状,追求理想课堂建设。因此,本书非常适合做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教材,也是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个人读物。













      本次共读活动的领读者和朗读人分别是语文组的两位备课组长蒲金芳老师王靓老师;共读的具体内容为上篇第三章“促进思想的发展观”,这部分内容共四小节:“人因思而变”、“观课议课与教学洞察力”、“观课议课与教学想象力”以及“教育假设的意蕴和价值”。



       共读伊始,领读者蒲金芳老师向大家提出问题:人为什么要思想?作为教师应该思想什么?怎么思想?在王靓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声中,作者陈大伟教授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他引用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的话“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来告诉我们:要用自己的思想形成人的伟大,赢得人的尊严。他还说,让思想成为行动体现了教师负责任的态度,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



        思想什么?陈教授说,首先要切近自己的工作,其次要把自身纳入思考的范围,研究自己、改善自己,发展自己。


       那又如何思想?作者告诉我们要研究思想的有效性,即要学会经验之思、反思之思、教育哲学之思和类比之思。


      在悦耳的朗读声中,老师们认真地听着,静静地记着,默默地思想着,尽情地享受着这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接着,领读者蒲老师又引领大家共读讨论了“我们作为观课议课者,进到教室去干什么”“在观课议课中如何发挥教学想象力”“教育假设的意蕴和价值”等问题。


       教学部易永群主任交流说:“我们听课议课首先是自助,然后才是帮助别人。这里面最好的做法就是把自己投放进课堂中,并积极主动地思考,假如我来执教,该怎么处理?”



      数学教研组长罗猛老师对观课议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在观课议课时,一方面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执教者;另一方面需要发挥教学想象力,它可以使我们不受现有的教学束缚,完成超越和创造”。



     “教育假设既不能抛弃过去的经验,又不能受过去的经验束缚,它需要发现新的教学可能性,而发现新的可能性需要发挥教学想象力。”英语教研组长冯恬恬老师在交流“教育假设的意蕴和价值”时如是说道。



      最后,校长助理童光忠指出:现在的世界正发生着飞速的变化,我们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在为不可预测的未来培养社会的栋梁,而职业的兴衰,知识的迭代,社会的变革,已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坚持阅读、勤于思考,才能勇立潮头,不被淘汰。



       时光漫卷书页过,只觉芳气满闲轩。相信通过这一共读活动的持续开展,定会让“爱上阅读、勤于思考”的种子在更多老师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文字:蒋雪平

图片:赵爽羽

编辑:王彦伟

审核:教学部

发布人:周丽萍



 CopyRight© 2020 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30785号-1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文武路201号(文武校区);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洪江路(光华校区)

联系电话:028-82716003(文武校区);光华校区:028-60352626(招办)、028-60352777(办公室)

Email: 31189774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