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民族音乐 促非遗交流 走访非遗传承人、记录口口相传的非遗资料、探寻最原生态的表演形式、体验彝族的音乐舞蹈。 李星“和乐”名师工作室 李星“和乐”名师工作室赴凉山越西教研 2021年10月14日,成都市温江区新世纪光华学校李星“和乐”名师工作室一行7人赴凉山州越西县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教研活动。 第二天,我们走进了越西县南城小学,带去了我们学校的特色项目——四川盘子。四川盘子是四川省的曲艺曲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两支竹筷敲击瓷盘击节而得名。盘子多由打花鼓的艺人兼唱,演唱时无伴奏,自敲瓷盘击节。敲击方法有敲盘沿、点盘心、平敲、轮敲、急奏、慢夺、颤、滚、滑等。按不同旋律,敲出不同的高低急缓的音响。 为了让当地的孩子们体验和感受,工作室秦廷宇老师带去了一堂有趣的音乐课《数蛤蟆》,极具四川特色的歌曲融入四川盘子,孩子们在课堂上参与、体验,感受不一样的音乐文化。 /滑动查看课堂精彩瞬间/ 南城小学的音乐老师们也通过视频欣赏了我校的四川盘子节目——《鱼凫花开》。该节目于2018年6月参加了温江区第九届社区艺术节;2018年9月参加了温江区第六届光祈音乐节;2019年8月参加了第九届全国少儿曲艺展演四川地区选拔暨第五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展演活动;2019年12月,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看我72变》节目;2020年10月获得四川省乡村艺术节群众文化艺术作品比赛曲艺类第二名,节目的欣赏和交流更加深了老师们对于四川盘子的了解。 课堂结束后,身着彝族服饰的孩子们为我们唱起了彝族的祝酒歌《苏木地伟》,稚嫩真挚的歌声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接着南城小学的音乐老师和孩子们带领我们跳起了彝族传统的哒体舞和阿诗且,大家围起了圆圈跟着音乐跳起来,欢快的音乐、富于变化的舞步、热情的口号,大家尽情地感受着彝族的音乐和舞蹈,更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