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重阳,是一个金色的季节,层林尽染秋菊怒放;九月重阳,有着一份浓浓的情怀,温馨如春意蕴丰厚。
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民间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风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尊老、敬老、爱老等内涵,故又称为“老人节”。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重阳节的渊源与习俗,掌握其独有的文化内涵,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组织学生们进行了一次以“重阳”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孩子们用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重阳。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秋日的重阳,将秋的深沉、秋的寥廓,表现得淋漓尽致。古往今来,这时节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吟诗作赋:苏轼的“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毛主席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这些温暖的、多情的、豪迈的诗句,将孩子们的心浸润濡染,情不自禁地跟随古人的脚步,踏入那滚滚诗篇。
CHONGYANG
登高望远,心情舒畅。在这丹桂飘香的日子里,与家人携手登高,饱览风光,畅想未来,不失为一件乐事。瞧,孩子们满脸洋溢着幸福,丝毫未觉远足带给身体的酸楚。孩子们,祝你们前路一帆风顺,永无阻碍!
CHONGYANG
九九重阳款款来,朵朵秋菊次第开。天公作美,艳阳乍现,孩子们精神抖擞,与秋天的颜色撞了个满怀。满脸洋溢着幸福,在阵阵花香中,与亲人一起寻找那酝酒良方。微风中荡漾着花香,荡漾着酒香,也荡漾着孩子们满心的欢喜,飘向远方……
CHONGYANG
重阳节吃糕,就如同中秋节吃月饼一般,都是应时食品。历史上,重阳糕经历了多次变革:汉朝时叫“蓬饵”,唐朝时叫“麻葛糕、米锦糕”,宋朝时叫“菊花糕、重阳糕”,清朝时叫“米糕”。“糕”与“高”谐音,有“万事皆高”的说法。因此,重阳节吃糕,象征着“步步高升”,意义独特。看,孩子们卯足了劲儿,认真做糕的样子,着实惹人喜爱。
CHONGYANG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孟宗哭竹生笋、黄香扇枕温衾的佳话,今有许世友五跪慈母、陈毅探母等润人胸怀的故事。重阳之际,孩子们与家中的老人或结伴出游、或闲话家常,让他们尽受颐养天年的乐趣。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孩子们,我们不光要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还要善待社会上所有的老人哦!
CHONGYANG
我手绘我心,我心诉我情。喏,这是四年级的孩子们带来的手抄报作品。一张张发自内心的个性创作,描绘出孩子们最质朴的情感,是孩子们最真挚的诉说。
CHONGYANG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传承,是最温暖的致敬。希望在这次活动之后,孩子们能在享受家中老人带给我们宠爱的同时,学会感恩和孝顺,传承中华美德!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吧
文字 |王 靓
图片 | 文武校区各班
编辑 | 王彦伟
审核 | 德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