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学校一旦发现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极易造成学校聚集性结核病疫情的发生。严格按照《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的要求,落实学校结核病常规预防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学校结核病的传播。结核病是全世界十大死因之一,居单一传染性疾病死因之首。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约996万人,中国新发患者数约83.3万人。全球结核病患者死亡数约140万人,中国死亡数约3.1万人。WHO估算,全球近1/4人群潜伏感染结核病,结核潜伏感染者在一生中患结核病的危险率约5%-15%。
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可以发生在身体除了头发和牙齿以外的任何部位,最常发生在肺部,称为肺结核(俗称“肺痨”或“痨病”)。其他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淋巴结结核等。
二、结核病的症状
咳嗽、咳痰超过2周,咯血、发热或胸痛超过3周,有了上述症状后,就是一位“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应当想到自己是否患了肺结核,最好先到结核病防治所或结核病专科医院检查,除了做胸部X线检查外,一定要做痰结核菌检查,因为检出结核菌就说明找到了病原体,就可以确诊。早期、正确的诊断是治愈肺结核病的首要条件。
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结核中毒症状:午后低热、面颊潮红、盗汗、乏力等
其他系统: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女性月经失调、结核变态反应表现等。
三、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传播。
主要是空气传播:通过咳嗽或打喷嚏将结核杆菌播散在空气中,吸入含结核杆菌的飞沫易被感染
四、哪些人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
体弱多病者、老年人、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糖尿病人、艾滋病人等。
五、结核病怎么预防?
1、吐痰时,特别是排菌病人,带痰的痰液干燥后,结核菌可随尘埃进入空气中,所以要把痰吐在痰盂里或者在纸上经焚烧等方法处理。咳嗽时要用手帕掩住口鼻,不要对着别人咳嗽、打喷嚏,到人群聚集场所要戴口罩。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在阳光下晒被服,勤开窗,对宿舍、教室、计算机房、食堂等公共场所应注意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房间要多通风。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抵抗能力。保证充足营养、睡眠,不吸烟、不酗酒。
4、家庭成员中,发现有肺结核病特别是排菌者,应及早治疗。避免消化道传染,提倡分食,专用餐具分开清洗,不要吃病人剩下的食物。
5、 定期体检
6、对于婴幼儿要接种卡介苗,增强对结核菌的免疫力,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六、患了结核病应该怎么办?
结核病患者需要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1、规范化治疗,进行全程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按时服药,按时复诊检查;
2、保持乐观情绪
适当锻炼,保持生活有常、情绪乐观,戒烟酒,劳逸适度;
3、注意饮食调理
食补宜“三高一多”: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和多膳食纤维和水。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要意识到我国防控结核病的紧迫感,认识到结核病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学校防控结核病的必要性,一定要从自我做起,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配合学校和国家防治传染病的政策法规,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终结结核流行。
整理:唐启前
审核:德育处
发布人:周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