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lin believed,“Reading is easy. Thinking is difficult. Both of them are important.”As we were reading, we also made some reading notes which were associated with our teaching experience.
富兰克林认为:“阅读是简单的。思考是困难的。将两者合二为一是十分重要的。”当我们阅读时,我们也结合着自己的教学经历写下了不少读书笔记。
(一)老师的爱
爱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中,一个个质朴感人的故事,打动着我,触动着我的内心。镇西老师在书中说道,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我们不仅要爱智力超群的先进生,更要爱具有创造力和潜力的中等生和后进生。我们要用爱唤醒爱,用爱赢得爱。我们的爱应是三月的春风,四月的细雨,润泽孩子们心灵的绿洲,让他们在爱的海洋里健康快乐成长。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杨佳
(二) 心系学生,不停脚步
“教育是为人生的,不仅是受教育者未来的人生,还有孩子们现实的人生”;“学校教育不仅为着每一个学生的人生,而且也同样为着每位教师,我们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创造着幸福的每一天”。因此我们就更要学会思索,懂得学习!课内设法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努力的方向,精心设计教学,凸现知识的乐趣。在课堂上能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学生听,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明白知识的意义、感受学习的乐趣,让孩子们真正爱上“学习”。 教师必须要养成继续学习的好习惯,学习使学生亲近教师,使教师永保活力,使教师更有魅力。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高佳婷
(三)“赢得”孩子
孩子是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
——读《正面管教》有感 周熙
(四)什么是“自尊感”?
自尊感对于个体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究竟什么是自尊感呢?自尊感,在心理学上,是指社会评价与个人自尊需要的关系的反映。苏霍姆林斯基从儿童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他认为,自尊感就是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劳动上的成就。这是儿童的精神生活,是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对在自己能完成一件事情,能得到良好评价的乐观、自信的精神。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邱佳佳
(五)时时刻刻做学生的榜样
老师永远是学生的榜样。孩子们的眼睛时时刻刻盯着我们。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标杆和榜样。我们希望学生做到的一切,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我们的工作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要时时刻刻做学生的榜样,需要时时提高警惕,关键是打心眼里热爱这份工作、热爱学生,把教育当成事业来做,而不只是谋生的手段。
——读《第56间教室的奇迹》有感 白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