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09-06“真实、幸福、卓越”文化之学部力量——记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发展研讨和教师培训系列二
学部力量
真实、幸福、卓越
学部研讨
根据会议安排,14日上午全体教职员工再次齐聚学校报告厅,共同聆听了教学部带来的“真实、幸福、卓越文化之学部力量”的报告。
首先是光华校区小学部魏燕校长做了题为“魅力新世纪的幸福密码“的主题报告。
报告中魏校长先给大家分享了好学校的宗旨、内涵和指标,接下来她给大家阐释了新世纪的文化三原色——真实,幸福,卓越的深刻内涵,然后总结出新世纪人的幸福密码:来源于有教育情怀的资方,有实干精神的校长,有科学高效的管理,有和谐温暖的团队,有丰富多元的课程,有拼搏进取的教师,有快乐纯真的孩子,有平和睿智的家长。
接着文武校区教学部的童光忠主任,对文武校区小学部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他说,学校将努力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并继续努力提升办学质量。他强调,要提升办学质量,就要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做实常规,细化制度,严明纪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一个幸福的教育人。
初中部的何刚校长助理给大家做了“真实、幸福、卓越之初中力量——初中教学的逐月之路”的主题报告。报告中他带领大家共同回顾了初中部这些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也真实客观的分析了当前所存在的实际困难,并语重心长地为学校献计献策:如何优化组织结构,如何制定发展规划,如何内向生长、高位发展……最后他深情地激励全体新世纪人加强学习、以梦为马,人人争做“让学生成才、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卓越教师。
高中部的来江生校长助理带来了“高举真实、幸福、卓越新世纪文化三原色伟大旗帜,为把新世纪高中建成四川一流高中而努力奋斗”的热情洋溢的报告,报告中,他总结了高中近一年来的成绩,并信心满怀地告诉大家高中部“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质量→特色→品牌:即第1个三年,队伍建设显状态,用力用智提质量;第2个三年,做大做强显特色,倾心倾情树口碑;第3个三年,做精做深显品质;一砖一瓦守匠心。
教学部报告结束后,全体老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学校内涵发展”与“学科教学”以及“教研组建设”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Vol.1
立足学科教学 共谋学校发展
●小学教研组●
● 初中教研组●
● 高中教研组●
●公寓后勤教辅组●
讨论中,大家畅所欲言,或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或为教研组建设出智出力、或为自己短板寻师问道……总之,大家通过讨论发言,把自己对新世纪的情,对新世纪的爱,对新世纪无限的期待都真诚地表达了出来。
Vol.2
成果分享 交互借鉴
讨论会后,包括各教研组、公寓后勤教辅在内的20个讨论组把各自的讨论结果形成文字,由各组选派代表上台进行交流分享。
● 教研组汇报●
汇报中,大家畅谈各自发展中的变与不变,并结合各自发展实际和面临的问题,对学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家校合作、师资建设等影响学校改革发展的热点和难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有益的见解。全体教师认真聆听、不断思考,在学校建设发展中建言献策、同心同德,为谱写学校发展的壮丽篇章而建言献策。
接着,邓文光校长在师德专题教育动员会讲话。
邓校长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多次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全校教职工要深刻学习领会其深刻的内涵,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进一步做好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好师德专题教育工作,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从师德专题教育中汲取前进力量和办学治校的智慧,激发起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大会最后,学校发展中心王东强主任宣布在本学期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中表现优异的学员、青蓝工程年度师徒以及“微光成聚、微课成力”比赛中获奖名单。学校领导分别为获奖的老师颁奖。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优秀学员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模范学员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之“悦读.分享”
“微光成聚 微课成力”微课比赛
青蓝工程年度表彰师徒
学校以此为契机,通过表彰优秀教师,激励教师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以昂扬奋进的情怀、矢志不渝的奋斗、优异丰硕的成果,全力铸就新世纪新的世纪!
SUMMER of 2021
撰稿|蒋雪平
图片|刘星宇
编辑|曹 旭
审核|王东强
发布人 | 周丽萍
-
2021-09-06以终为始,思谋发展之路 行而不辍 共商提升之路——记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发展研讨与教师培训系列一
2021年7月13日上午8:30,“成都新世纪发展研讨与培训活动”在新世纪光华学校学术报告厅正式开展。新世纪外国语学校邓文光校长和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松林教授担任本次活动的主讲人,两校全体教职员工参加活动。
01
新世纪发展研讨
邓文光校长高瞻远瞩,站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表达了对老师们的希望与要求——新世纪的崛起,为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新老参半”的形势下,更需要群策群力,更需要凝心聚力,更需要专业发展,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唯有在不断的打磨和实践中去积累、总结,才能更快成长起来。教师在坚守新世纪优良传统,做最纯正的教育前提下,促进在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主动钻研,积极投身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从外生增加走向内涵发展,是当下谋发展的必经之路,实现新世纪文化涅槃的必走之道。邓校长字字珠玑、干练精辟的宣讲使老师们激情高涨,培训活动氛围极好。
02
教师培训——深度学习的探讨
下午,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的李松林教授声情并茂、深入浅出地为老师讲解“通达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李松林教授指出,基于学科核心问题的深度学习,侧重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三大根本——学生的根本,学科的根本,学习的根本。只有抓住三大根本的课堂才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李教授还就“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高质量地设计学科问题”进行了具体有效的讲解与指导,并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案例详尽地阐述“习题式问题”、“课题式问题”、“项目式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从而达到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目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在邓文光校长和李松林教授的悉心指导下,老师们积极思考,深入探讨,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会一步步成长,在经历过几番磨炼之后终能破茧成蝶,让激情飞扬的青春在教学中流光溢彩。
撰稿|胡佳怡
图片|刘星宇
编辑|曹 旭
审核|王东强
发布人 | 周丽萍
-
2021-04-21学习党史永葆初心 潜心教育为国育才
1921年-2021年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感受我党从成立之初到现今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更好地激励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2021年4月19日,中共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支部委员会组织党员职工赴温江区党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此次活动主题为“学习党史永葆初心,潜心教育为国育才”。下午4点,党员干部们准时到达温江区党史教育基地。在基地门前,新世纪支部的党员们排好队,进行集体合影。然后,支部书记杜毅发表了感人的演讲,表扬了党员们在教育教学中付出的艰辛努力,同时希望大家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潜心教育为国育才。接下来就是在讲解员的带领和解说指导下,党员们开始了解并学习党史的时间。讲解人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温江党史这四个部分详细讲解了我党从成立之初到现今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辉煌成就,大家边听边看,对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我党传承下来的伟大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党史学习结束,全体党员面对党旗进行庄严宣誓,集体重温入党誓词,满怀深情地向党表达着赤胆忠心。最后,新世纪支部的全体党员同志唱响《我爱我的祖国》,在激昂的歌声中,今天的学习活动结束。
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陈列物品和讲解员详细的讲解,使全体党员得到了直观、深刻的党史教育,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救国救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进一步坚定了党员同志们“学习党史永葆初心,潜心教育为国育才”理想信念。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历史,传承精神,增强学习意识,以实际行动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唐启前 撰稿人:吴秀卿 审稿人:董建丰 供图:刘星宇 -
2020-10-28我校教师参加成都树德中学“整全育人与整合学习”教育教学研讨会
2020年10月23日,成都树德中学举行了第34届教育教学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围绕 “整全育人与整合学习”为主题,共同探讨了在科技创新、教育变革、教育技术变革空前迅猛的时代,学校和教育者如何实施整全育人、促进学生高品质发展,教育如何更从容应对当今时代与社会的挑战等议题。此次研讨会由邓文光校长带队,一共6位老师参加此次会议。
此次研讨会由树德中学副校长刘涛主持,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马海军致辞,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作了题为《如何突破教师发展的瓶颈难题》的报告,为我们很好地解读了“新时代名校如何更好地发展?”、“整全育人与整合学习如何解读?”以及“教师如何突破职业发展的瓶颈难题?”等问题。
一、新时代名校如何更好地发展?
马海军局长首先肯定了树德中学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成功,之后针对“新时代名校该如何更好地发展?”这个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树立科学的质量关,构建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二是主动拥抱新技术变革,将新技术、新概念融入教育教学中;三是过完整的教育幸福生活。
二、整全育人与整合学习如何解读?
刘涛校长对大会主题“整全育人与整合学习”进行解读。“整全育人”首先应关注学生的“完整”,即关注学生智力与人格的整体协调发展。“整合学习”要关注学科之间的融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要内化于心,更应该外化于行。
三、教师如何突破职业发展的瓶颈难题?
李政涛教授结合自身,总结教师主要会面临五大瓶颈:教育教学的激情、好奇心、视野和格局、思维能力。针对遇到的这些瓶颈,也给出了应对措施:一是参加培训,因为培训可以保持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激情、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二是学习,因为学习可以把握前沿,只有把握前沿,教师才能走在前沿,站在前沿,成为前沿;三是自我训练,训练自己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听课以及议课这6个方面的能力。
此次研讨会,我校与会老师收获满满,纷纷表示这次研讨会为我们教师指明了发展方向。今后,我校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能力上下功夫,更应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关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校教师要尽量让学生理解知识演进的脉络,促进学生进行互逆性的双向思维,找寻知识的关联,形成自我的知识建构。